
老街防盗门—木闸门
耸立在老街西入口的这个形似牌坊的建筑,叫“木闸门”,是按原貌修复的。过去在老城各大街小巷两端基本上都装有这种闸门。为什么要装这种闸门呢?我们知道,一般的闸门是防洪泄洪用的,但北海老街的这种闸门却是用来防匪防盗的,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“安全防盗门”。原来,在清咸丰末年,随着往来商船和移民的逐渐增多,海盗、
小偷等也开始经常在海上和街上活动,盗抢财产,致使老街的各大商铺和居民住户不得安宁。为了防盗防抢,确保各街区平安,由各商号出资,人们在各大街小巷的两端安装上了这种闸门,晚上把闸门关闭,盗贼就进不来,以保一街平安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大门框高约3米、宽4米,门框中间有杉木条。在当时,杉木条由更夫负责看守。“更夫”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“保安”。每到晚上,各街的更夫们就拉上杉木条关闭闸门,闸门关上后不再允许人们进出,店铺晚上也不再做生意;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,负责巡逻的更夫再逐条搬开闸门的杉木条,恢复街道的正常通行,店铺也陆续开门做生意。在闸门顶端的构图框内,一般镶嵌有路碑,起到路牌指示的作用。现在看到的镶嵌在闸门顶端的“升平街”石碑,是2006年修复老街时,在老街的地下挖到的原街道路碑。